2023-08-17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主媒体中心(简称MMC)位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是赛时注册平面媒体和转播商工作的大本营,是媒体运行、新闻宣传和转播服务重要活动、决策、信息分发和响应的中心,同时,也是亚奥理事会媒体委员会、主播机构和新闻信息服务团队工作的总部。
8月16日,在距离杭州亚运会开幕38天之际,来自浙江大学的主媒体中心志愿者分批次在场馆集结,开启实训演练。这是主媒体中心志愿者首次集体进入主媒体中心进行集结实训。
本次集结实训既为了测试志愿者前期通用培训与场馆培训效果,也为了促进志愿者彼此间相互认识,完成团队破冰,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更为了推动志愿者尽快熟悉场馆区域位置、功能区块、服务点位、工作流线等,以便志愿者能更好地完成接下来持续不断的场馆集成演练及“市民开放日”“媒体探营日”等赛前活动,充分做好正式上岗前的准备。
实训内容安排得十分丰富。“小青荷”们先由场馆讲解员老师带领进行实地踏勘,了解主媒体中心各工作空间分布及功能,对照个人通行权限确认工作活动区域和点位。随后,采用当下年轻人喜爱的City Walk形式,将志愿者按照业务领域分组开展“MMC Walk”PK赛,安排定点打卡、答题测试、团队闯关、现场教学等多种内容,测试志愿者对场馆方位功能及对突发事件处置流程的掌握程度,让“小青荷”们用脚步丈量主媒体中心的同时,巩固志愿者前期培训知识,促进各业务领域志愿者小组内部的团队凝聚,提升现场实战能力。
不同打卡点位上的不同通关考核,让志愿者们印象深刻。“心肺复苏的第一步骤是什么?”“志愿者在引导宾客的过程中,做‘请’的手势时,手与地面应呈多少度?”“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突感身体不适该如何处理?”“志愿者收到媒体采访邀请该注意什么?”.......这边回答问题正酣,那边“你说我接”“亚运有我”等团建破冰活动热火朝天。
PK赛结束后,在志愿者管理运行团队的协调下,各业务领域责任老师为本领域志愿者们又精心安排了干货满满的岗位培训。
颜聿辰是转播服务领域的一名志愿者,第一次走进主媒体中心的他,直呼“大气”“震撼”。颜聿辰是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的硕士生,2019年,尚在读本科的他曾参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联欢活动志愿服务;2021年,又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志愿服务;2022年,他以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的身份,在国际盛会中展现青年担当。从北京到杭州,2023年,颜聿辰将延续冰雪冬奥前缘,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展现志愿风采。
据了解,主媒体中心亚运会正式录用志愿者583人,亚残运会正式录用志愿者359人,主要来自浙江大学。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根据场馆运行需要,志愿者共分布在主媒体中心的16个业务领域,为媒体记者及转播商工作人员提供志愿服务。主媒体中心的志愿者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26%,传媒相关专业志愿者近80人,涉及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等专业,为赛时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与国际化大型赛会志愿服务,语言交流同样十分重要,服务主媒体中心的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100%具备英语日常交流能力。
00后的潘莫昱琦在赛时岗位是主媒体中心媒体运行领域大堂区助理。她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曾担任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VIP嘉宾联络组志愿者,负责一对一对接待参会嘉宾,能用英语、韩语、日语进行日常会话。今年暑假期间,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访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断丰富自己的国际交流经验。“空余期间,我和当地同学一起去新加坡的社区探访,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以便在亚运服务期间能更加得心应手!”潘莫昱琦兴奋地说道。
亚运号角争鸣,青荷蓄势待放!主媒体中心的小青荷们将以本次集结实训为新起点,接续西子湖畔的志愿荣光,全力以赴冲锋冲刺,以周全准备回应热切期盼,用真挚笑脸迎接八方宾客,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亚运故事,向亚洲和全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的青春风采。
来源:杭州第19届亚运会